菲彩国际





您好,欢迎光临!  今天是

行业新闻

您现在的位置 :首页 > 新闻动态 > 行业新闻
生物技术药物研发迎来新机遇 ,未来呈现两大趋势
作者: 发布于 :2020/7/6 19:23:04 点击量:

目前全球有7000种新药正在进行临床试验,其中42%是个性化药物,而在个性化用药方面,肿瘤用药量排第一位,占到73%。生物技术药物研发经历多年发展 ,已呈现出一定发展脉络,未来有两大研发趋势也逐渐显现 。

中国科学院院士、四川大学教授、成都市科学技术顾问团顾问魏于全在“第十届中国医药企业家科学家投资家大会暨改革开放40年医药行业发展成就展”上的演讲了有关生物技术药物研发趋势的以下内容。

第一大趋势

生物制剂占新药研发的比例逐年提高

01 肿瘤药物数量持续上涨

据2018年最新数据显示,截至2017年6月,在国际上正处于临床研究阶段的生物药共有2640项(该数据按照实体药物数量并非市面项目进行统计)。其中治疗恶性肿瘤的药物数量超过800项 ,数量最多,排第1位;治疗罕见疾病和神经疾病的药物数量分别为566项和420项 ,排第2位和第3位。

2018年上半年 ,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(FDA)药品审评与研究中心(CDER)批准17个新药,这些新药包括新药申请(NDA)中的新分子实体(NME)和生物制品许可申请(BLA) 。

02 抗体药物成为研发热点

除了当下火热的单抗药物之外,双抗药物目前也是一个研发热点 。所谓双功能抗体,就是拥有两种特异性抗原结合位点,可以同时与靶细胞和功能细胞(一般为T细胞)相互作用 ,进而增强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 。

目前国内荣昌生物 、恒瑞医药、百奥泰、美雅珂、浙江医药等都已有抗体药物偶联物(ADC)药物处于不同的审评阶段 ,三生制药 、三生国健、浙江特瑞思、丽珠等多家药企也都在ADC领域有所布局 。

然而我国抗体药物发展也面临着不少问题:一是抗体药物数量少,截止2017年底  ,FDA批准的抗体药物有70个左右 ,而我国目前仅批准了20多个。二是技术创新能力不足,从整体情况来看 ,我国抗体药物研发以仿制为主,缺乏自主知识产权;同时研发投入力度也不够,发达国家一般研发投入占销售的15% ,我国则不足3% 。三是产业化进程缓慢,产学研脱节,研发规模整体偏小 ,研发力量比较分散。

第二大趋势

以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(CAR-T)技术为代表的新型免疫治疗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

01 国内CAR-T技术研发迅速起步

目前中国开展的CAR-T技术临床试验数量居于全球首位,并且行业规范和市场秩序正在开始建立 。2017年 ,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《细胞治疗产品研究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(试行)》 ,此后南京传奇 、恒瑞等药企先后有产品获批,银河生物、科济生物 、博生吉安科等企业也都有产品正在申报,整个细胞治疗产业得到利好发展。

02 肿瘤治疗性疫苗产业化将是重点方向

目前肿瘤用药量居高不下,间接推动肿瘤治疗性疫苗产业化的快速发展,这也将是生物技术药物研发的一个重点发展方向。

在世界范围内,已有数种肿瘤治疗性疫苗实现产业化,例如加拿大、澳大利亚、俄罗斯有数种肿瘤治疗性疫苗已上市销售,其中包括恶性黑色素瘤治疗疫苗Melacine(Corixa公司)和M-Vax(Avax公司)、肾细胞癌治疗疫苗Oncophage(Antigenics公司)等。目前我国还尚未有肿瘤治疗性疫苗实现产业化以及上市销售 。

03 我国基因治疗药物研发快速突破

我国在基因治疗领域起步很早,1991年开展了第一例遗传病的基因治疗临床研究 ,这是国际首例血友病B基因治疗临床试验,也是国际上第二个遗传病病种基因治疗临床试验。

从全球范围内上市的基因治疗药物来看,我国企业的产品出现相对较早 ,例如2004年深圳市赛百诺基因技术有限公司的“今又生”正式上市;2005年上海三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“安柯瑞”上市 。

目前我国上市和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基因治疗产品数量逐渐增多,除了两个上市产品之外,还有16个产品已进入临床,其中3个已处于临床三期阶段。

生物活性分子柔性脂质体

最后,小美带大家了解一下生物医药技术转化衍生出的生物护肤新领域。

生物护肤是将皮肤问题归根于深层的细胞问题,皮肤组织的衰老就是细胞的衰老,利用生长因子等活性物质 ,参与皮肤的基因表达与生物信号传递,完成生物学意义的皮肤生理机能重建,从根源上解决皮肤修复的问题。

四川大学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全国唯一以“生物技术治疗人类重大疾病”为主题的实验室 ,魏于全院士等多位专业学者引领技术研发,按照制药标准作转化,一种新型脂质体技术被开发出来——生物活性分子柔性脂质体。

四川大学实验室将生物活性分子,包括各种生长因子 、功能性寡肽或小分子等用专利技术包裹成纳米颗粒 ,并打造生物活性分子(包括大分子和小分子)的无创透皮平台。

这也是首例世界专利研发,通过这个新型无创透皮技术,将活性成分渗透至真皮层,激活皮肤深层细胞,促进胶原蛋白生成,全面改善皮肤细胞,从而解决了生物活性分子从皮肤表面运送至深层的问题。

生物活性分子柔性脂质体独创专利无创透皮平台 ,可实现包裹各种生物活性分子作为护肤品原料,添加于美白、抗皱抗衰老、修复的功能性精华液、面膜液、乳液 、营养霜 、防晒霜及BB霜等全系列护肤品中 ,打破传统的护肤理念,真正达到安全有效全方位渗透皮肤的效果。




上一篇:抑制黑色素抵抗衰老刻不容缓

下一篇:没有了!





XML地图